疫情之下“云上”融资 解读惠企利好政策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西湖区各家创新企业亦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承担起社会责任共同战“疫”。然而大部分企业已停工近两个月时间,现金流即将枯竭、仓库压货无法流转、员工暂时无法返回岗位...企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急企业之所急,各省市先后出台各项金融扶持政策。利好政策下,金融机构如何具体落实?降息减负如何体现?企业能通过何种方式解决切实困难?
2月22日,由西湖区科技局主办,杭州联合银行、杭州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银行协办的疫情之下“云上”融资金融机构支持政策线上发布活动于钉钉直播举行。会上,四位银行行长深度解读利好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利好解读
量身定制按需选择
现金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命脉所在,如何维稳发展过程中所需现金流不使其断裂?特殊时期下企业如何寻求支持“活下去”?这些问题都是企业家关心的重中之重。
杭州联合银行古荡支行副行长黄震宇首先带来抗疫惠企十大政策,主要惠及企业为科技型企业。他表示,西湖区高新技术协会会员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低可获得信用授信100万元。同时,杭州联合银行将发放低息优惠贷款、防疫薪金贷等护航企业防疫复工、缓解工资发放压力。
“十大政策之中,我们特设贷款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帮助企业更快恢复到正常状态。”黄震宇说。
接棒黄行长,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副行长蒋帆行长也带来针对小微企业的利好措施。对于受疫情影响的科技文创类企业,杭州银行将开通专项信贷款额度支持,并在转账支付上简化流程,快速办理。同时,杭州银行还将提供免费法律顾问服务,帮助企业应对法律问题。
“此次疫情下推出的产品针对的客户群体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现有的存量客户,二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餐饮、民宿、旅游等,三是对防疫工作有支持力度的企业。”北京银行杭州贴沙河支行副行长张欣分门别类为各类企业带来金融支持产品。
“京诚贷”主要面向存量小微企业,优先支持其足额房产抵押、为其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相关企业给予2个月的利息减免;“京赢贷”则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民宿等行业企业,给予企业无需抵押担保额度最高500万元,贷款期限不高于6个月;“永续贷”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为5年。
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也在此次活动详细阐述了包含“科创贷”“科创e贷”“小微网贷”“抵押e贷”等多种金融服务产品,旨在满足企业提供符合自身情况的贷款需求,最大程度给予优惠。
抗疫防疫专项建议
助力企业共度时艰
疫情当头,暗潮涌动的资本市场做出的反应异常敏锐。由杭州银行与创投机构交流的信息中可知,今年1月份创投交易的数量和规模双双触底,股权投资规模与数量快速下降,资本进一步向大公司倾向,小公司融资难度扩大。
“创业期与成长期的企业首先要做好的运营计划,开源节流。其次是做好资金储备。”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副行长蒋帆行长提出切实建议。
而对于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与在抗疫防疫中起到支持作用的企业,此次参与活动的银行也是推出了多项举措,全力支持并做好资源保障工作,提升金融服务过程中效率,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步骤,积极帮扶受疫情影响主体,大幅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做好线上调研与调查工作,实时跟进复工企业进展情况,线上线下两手抓。金融政策的利好消息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强而有力的一剂“强心针”,帮扶小微企业“站起来”“走下去”,是西湖创新联盟与各家银行殷切的期盼。
发现转危为机新机遇,项目BP发过来!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对数据的精确归集、翔实分析、云上共享,成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科研与疾控中心对抗疫情的一把利器。36氪浙江特别策划“转危为机”系列报道,将深入生物医药报道,发掘数据中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消费生活赛道,发现发展新机遇。有相关企业希望36氪关注的,请联系 zhejiang@36kr.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并对接报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