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下,影视剧行业还有哪些主要玩家?

36氪的朋友们·2019年01月14日 17:32
影视行业风波未平。政策监管、资本寒冬、行业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同时到来,让这个以往看起来红红火火的行业备受打击。

编者按:本文来自国宏嘉信行业专题报告(下篇),作者:国宏嘉信资本 兰巍。本系列上篇:《资本寒冬、行业调整,影视剧行业天花板有多高?》

主要玩家

1. 制作公司

近三年来影视剧制作的市场集中度较为稳定,华策占据绝对头部,其后有慈文、完美等。从数量看,2014-2016年TOP10玩家(包括华策、慈文、唐德、完美世界、欢瑞、华录百纳、新文化、长城、幸福蓝海、新丽传媒)发行部数市场占比维持在20%左右,较为稳定。

收入端来看,2014-2016年TOP10玩家电视剧收入规模在市场规模中占比波动性较大,一方面由于播映档期带来的收入确认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抓住视频端流量崛起的红利,仍以电视台销售为主,市场份额占比有所下滑,整体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这种集中度的提升动力将主要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驱因素,随着公司自身的发展,产能扩张是必然趋势,越是头部公司越有扩张的优势和动力。

二是外驱因素,借力资本市场,投资并购中小制作方,吸收行业优秀人才和产能,是公司快速发展的路径之一。

数据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数据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产能方面,各家公司凭借优质的内容制作与分发能力,产能输出稳定。TOP10公司年度发行总部数维持在70部左右的范围之内。

行业里投资模式与盈利能力也在不断变化。与传统单一大额投资不同,越来越多剧集制作采用了合作投资的模式。

不仅可以快速聚集行业资源,提高公司产能,而且随着单部剧体量越来越大,公司对稳定财务变现的极致追求,出让份额能够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因此,头部影视公司在联合出品占比增加、制作成本上涨的双重影响下毛利率下降,单笔规模下降;以精品剧取胜的公司在单部爆款带动下毛利率上升。

盈利能力方面,各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呈现较大波动性,体量越小的,波动性越为明显。波动来源于2点,其一是业务本身的不确定性较高。

电视剧制作、审核、播放流程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影响了收入确认时点。而电视剧生命周期较短,一旦无法及时销售播出,单部盈利能力将大打折扣。

与之相对的,一旦有爆款作品产生,公司当年业绩表现将大幅提高。其二,电视剧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板块对整体业绩也有较大影响。

10家上市公司中五家电视剧营收占比在50%以下,如完美世界75%营收来源于游戏业务,幸福蓝海近70%来自电影,华录百纳60%营收来自综艺和营销。

因此随着公司的体量扩大,客户结构改善,业务板块增多,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业务本身带来的不确定性。

按照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排名,对前三的华策影视、欢瑞世纪、慈文传媒进行一一分析。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华策影视

创立于2005年10月。2010年10月26日,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第一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公司在已上市电视剧CP中体量最大,产能稳定,年发行量在1000集以上,14-16年平均发行部数在27部左右,接近慈文、唐德、完美世界三家总和。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05亿元,同比增长17.09%,净利润6.32亿元,同比增长32.09%。业绩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多部爆款作品的成功打造,提高了爆款版权价格、提升了内容产品海外售价、带动了经纪业务和整合营销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作为电视剧领域龙头企业,2017年度华策影视首播作品13部,爆款频出。全网剧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等获得收视口碑双丰收,刷新网络播出记录。

网剧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柒个我》等,不仅口碑良好,点击量名列前茅,还有效带动了艺人经纪业务的发展。

开机作品2017年共有全网剧15部,取得发行许可证的全网剧共13部,主要产生收入的全网剧为《创业时代》、《悲伤逆流成河》、《甜蜜暴击》等。

公司2018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24.89%。增长来源于全网剧销售规模继续扩大;归母净利润为2.89亿元,同比增长5.28%。全网剧业务稳步增长,电影、经纪业

欢瑞世纪

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16年5月借壳星美联合成功上市。星美联合收购欢瑞世纪100%股权价格为30亿元。公司着眼于年轻的观众市场。

出品了《古剑奇谭》、《宫锁心玉》、《宫锁珠帘》、《胜女的代价》、《盛夏晚晴天》、《胜女的代价Ⅱ》、《画皮Ⅱ》、《盗墓笔记》、《青云志》、《红酒俏佳人》、《大唐荣耀》等作品。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112.20%。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59.23%。主要因为公司在2017年加深了与视频网站的合作。

《盗墓笔记2》、《青云志》等剧打包卖给腾讯视频;《天乩之白蛇传说》的网络独播权及《盗墓笔记3》的独家定制权卖给爱奇艺。公司最终顺利实现盈利。

2018上半年欢瑞世纪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61%;归母净利润5011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收入增长来源包括电视剧发行、艺人经纪以及网络游戏收入影视方面。

主要贡献收入的影视剧项目包括《锦衣之下》(1.22亿元)、《抓紧时间爱》(5520.91万元)等。

慈文传媒

慈文传媒是中国第一批被授予电视剧(甲种)制作许可证的民营公司。目前已成为集电视剧、电影、动画制作等为一体的大型传媒机构。公司每年发行集数在300集左右,年发行部数平均在7-8部左右。

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其中影视剧收入12.67亿,占比76.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78%。

公司主打网台联动头部剧,拓展付费模式网生内容,协同开展游戏等相关业务。2017年,公司投资的《决战江桥》、《那年花开月正圆》、《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等多部电视剧实现了收入。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同比增长12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亿,同比增长153.40%。公司上半年影视剧收入5.89亿,同比增长431.48%。

《沙海》和《那些年,正年轻》Q3已分别在腾讯视频、北京卫视播出,收入有望确认。另外有《脱骨香》、《弹痕》、《紫川》及8部网络剧集均在积极筹备中。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2. 视频平台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中信证券研究部

2017年视频网站整体播放量增速在50%以上,top30作品播放量增速高达100%。但从整体数量来看,版权剧+自制剧整体数量并无明显增长,腾讯视频和优酷制作内容数量均有明显下滑,优酷全网剧集仅为122部,爱奇艺仍保持在250部左右。

2017年三大网站的全网剧集数量表明,视频网站内容推广位有限,虽播放时间自由,但同样面临承载优质内容的天花板,预计短时间内整体数量不会明显上涨,更多是自制比例,VIP付费剧比例等结构性的调整。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中信证券研究部

2017年视频网站全网流量增长仍在持续,以播放量TOP30的版权剧为例,爱优腾播放量在2017年均实现翻倍增长。2017年爱奇艺高达1129亿次,平均每部播放量达到38亿次。

此外,2017年也是视频网站自制剧持续发力的一年,不过头部自制剧的播放量增速不及版权剧。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中信证券研究部

近三年内,爱奇艺、腾讯自制剧产量稳步上升,而优酷则从14部缩减到11部。从内容角度来说,自制剧同样在走精品化路线。

通过统计全网播放量1亿以上的自制剧,发现头部剧集的部数占比及播放量占比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自制剧已从最初的低价高量逐步去产能化,回归到剧目质量本身。

优酷虽然自制剧数量不多,但TOP10的剧目播放量达到了282亿次,《热血长安》、《白夜追凶》等剧目因题材新颖、制作精良广受好评。

腾讯视频TOP10剧目总播放量在217亿次;爱奇艺自制剧表现欠佳,《河神》等备受关注的剧目播放量不达预期,TOP10剧目播放量在124亿次。

与版权剧相比,自制剧的制作成本有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多在1亿以内,版权剧的制作成本通常在3亿以上。

2018年,为了获取等多优质版权占据更大市场,优酷和腾讯视频做出了亏损80亿元的预算,爱奇艺较少为30亿元。

优酷规划推出58部影视剧以及37档综艺,其中包括了《长安十二时辰》、《赢天下》等重磅独播剧目;爱奇艺计划推出79部影视剧、54部综艺和90部娱乐生态内容。

腾讯视频推出67部影视剧,自制综艺30部,抢占了《如懿传》、《扶摇》等大剧,爆款自制剧《双世宠妃》第二季也在2018年年底顺利完结。

爱奇艺数据相对清晰可见。根据爱奇艺的财报,爱奇艺2015-2017年的内容占收入比重分别为69%、 67%和73%,而18Q1、 18Q2分别为80%和76%。

均高于去年全年水平, 18Q1和18Q2爱奇艺的内容开支绝对值分别为39亿元和47亿元,今年全年有望超过180亿元,相比去年全年的126亿元又有所提升。在内容上,尤其是精品头部内容的投入更进一步。

头部剧集相关数据

1. 版权价格

2017年头部剧的版权价格持续上涨,未播先热的《如懿传》、《赢天下》等总版权费在10亿元以上规模,处在绝对头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等热门剧版权费用也在6亿元以上

对比明显的是,2015年上映的《芈月传》版权费总价达到了7.3亿元之高,而此前同班人马打造的《甄嬛传》版权估算价格仅不到2亿元。

从题材类型的角度看,古装、仙侠类剧集因在场景道具方面的投入较大、集数较多,单集版权价格普遍较高,在1000万元/集以上,整体版权费用在6亿-10亿之间。

现实题材剧集单集版权价格普遍在500万元左右,头部剧如《欢乐颂》等单集版权价格会在1000万以上。

数据来源:公众号新剧观察、中信证券研究部

数据来源:公众号新剧观察、中信证券研究部

可以看到,一方面,题材带来的版权价格采购差异表现的较为明显。另一方面,由于视频平台之间对优质内容的争夺,剧集的台端和网端版权价格也有明显的差距。部分剧集网端价格是台端价格的2倍以上。

2. 制作成本

数据来源:公众号电视评论、公众号版话、中信证券研究部

通过统计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剧集的制作成本也在不断升高。一方面,演员片酬、服化道等制作成本在不断升高,而版权方为了推动下游销售也往往不惜重金聘请大牌演员和流量小生。

另一方面,正是版权价格的迅速升高带来的结果。制作成本的整体升高部分影响了版权售卖价格,而这一现象将在演员“限酬令”、IP版权市场遇冷后得到一定的缓解。

3. 意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2018年几档备受瞩目的电视剧皆遭到停播或延播,问题不太严重的在整改或另寻渠道后仍能顺利上线,如《如懿传》、《海上牧云记》、《白鹿原》等,虽过程坎坷但仍能在上线后收获一定关注。

但部分剧集因涉及问题较严重就没那么好运,遭到无限期延播或停播,即使是上亿的大制作恐怕也难以与观众相见。据我们研究,这样的“意外”情况其实在电视剧行业内一直屡见不鲜。

早年就有《新天龙八部》、《美人私房菜》等剧播了数集便无疾而终,原因大多为剧情内容问题。尤其在行业政策趋于收紧的今年,电视剧即使拿到播出许可,仍有一定概率无法顺利播出。

对于投资人来说,看待制作公司的储备项目应更加谨慎,以应对行业收紧带来的不利风险。

综合来看,影视剧行业由于每年盈利具有较大波动性,加上线上市场的出现和高速发展,制作端的市场格局并没有完全形成,中型公司仍具有冲向头部的机会。

但同时也应看到的是,行业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趋势越来越集中。新兴影视公司想要晋升一线行列,还需要抓紧时间,发挥IP的优势,加快精品节目制作发行的步伐。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微信支付分向出行、住宿、租赁以及金融领域开放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2019-01-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