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Jek菲律宾运营牌照申请被拒

墨腾创投·2019年01月10日 11:20
Go-Jek的在印尼之外的扩张不会非常顺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墨腾创投”(ID:MomentumWorks),36氪经授权转载。

正如同墨腾在2019年预测里所说的一样(点这里回顾),Go-Jek的在印尼之外的扩张不会非常顺利。至少,目前在菲律宾就遇到了很大的监管挑战。

菲律宾监管机构LTFRB(交通与通讯部)已经于2018年12月20日发布了第096号决议,拒绝了Go-Jek旗下子公司 Velox Technology Philippines 在菲律宾运营的申请。但是这个消息在昨天(1月8日)才被菲律宾本地媒体披露。

监管给出的原因很简单,该公司违背了外资公司进入菲律宾的规定:必须有由当地个人或公司实体持有至少60%股权。

而 Velox 提交的材料显示,其母公司 Velox South-East Asia Holdings(新加坡)拥有99.99%的股权。

早在去年2月,我们就听说 Go-Jek 的猎头开始积极在菲律宾招人了。而5月 Go-Jek 就公开表示有兴趣进入菲律宾,并会见了 LTFRB 官员。当时,LTFRB 董事会成员就“表示担忧”,称一家外国公司的进入“将取代”新的本地运输网络(TNVs)。

当时,外资出行公司还是可以进入菲律宾的,在阿基诺政府时期,出行公司可以以“电信服务”的方式进入,这也是为什么 Uber 和 Grab 没有达到要求却能运营的原因。

但是 Go-Jek 申请之后,LTFRB 于2018年8月9日发布了(MC)2018-016 备忘录,冻结了新外资公司的认证申请。

墨腾以前做过打车的同事在2013-2015年的时候和 LTFRB 打过好几次交道。感觉他们的开放程度其实在东南亚所有监管里面是数一数二的,很长一段时间积极地寻找方案,来让现有的出租车系统和网约车能够很好的互补共存。当时 Uber、Grab 和 Easy Taxi 以及几个小玩家都参与了 LTFRB 的多次沟通会。

话说回来,与 Grab 合并之前的 Uber 在菲律宾也是困难重重。LTFRB 要求网约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但当时 Uber 的六万名司机里,只有两千多个有证,因此 Uber 被勒令停运一个月,最后交了将近一千万美金罚金后才重新运营。


这场停运事件给Uber带来的伤害不只是金钱上的。人口达到2500万的大马尼拉地区(请注意,不是行政上的马尼拉都会)和Uber在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圣保罗和墨西哥城很类似:范围大、公共交通差、出租车服务差、安全很成问题。

而菲律宾大量的服务外包行业的工作人员上下班很多都是通过打车,因为他们换班所以几乎每个时段都有需求。墨腾以前做过打车的同事说马尼拉的4轮车需求在东南亚其实是数一数二的, 有时候比雅加达都高。只不过客单价很低,而且由于交通的问题,效率不是特别高。

Uber 当时暴露出了和监管打交道时候的傲慢和不接地气。好几次沟通会都是从香港和澳大利亚飞来内部法务参会,一板一眼的同时却没有很好地利用本地团队和合作伙伴来和政府有效沟通。

此次 Go-Jek 也表示不会轻易放弃菲律宾,其官方回应是:“我们会继续与 LTFRB 和其他政府机构积极接触,因为我们会努力为菲律宾人民提供他们急需的出行解决方案。”可以预见,Go-Jek 还会积极作出调整,去适应监管方的要求。

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Grab 还会继续保持在菲律宾的主导地位,虽然市场上也有其他的玩家,包括MiCab、Hirna、Hype、Owto、GoLag、ePickMeUp、Snappy Cab 和 Ryd Global等 - 我们认为都不值得重视。

此外还有受 Go-Jek 早期路线启发的一些摩托车共享出行服务,比如创业公司 Angkas,价格要低很多。但是 LTFRB 也曾对 Angkas 发出禁令,停止运营了一段时间,现在虽然恢复了运营,但LTFRB仍认为使用摩托车共享出行是违法的。

而且,在菲律宾摩托出行也有一个实际的问题( 一度导致政府禁止骑摩托车戴头盔):


相关阅读:中国电信出海菲律宾:胜算几何?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随着商业褪去各种概念和故事,逐渐回归常识、触达本质,这次因为解禁而引发的股价下跌,说明二级市场正在用无形之手进行价值纠偏。

2019-01-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