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票房破10亿,拍了20年贺岁片的冯小刚终于迎来第一部10亿+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文/江宇琦 ;36氪经授权转载。
上映14天后,《芳华》在昨天晚上拿下了自己第48万张票,冯小刚正式收获了个人导演生涯的第一个10亿+。
此前,壹娱观察曾梳理过冯小刚二十年的贺岁片生涯(冯小刚贺岁的20年:从“嚎啕大哭”到“不想看别看”),盘点过冯导先前所收获的票房成绩。事实上,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十余年间冯小刚一直是票房的保障,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稳居当年内地票房榜前三,还曾收获多个年度冠军。
而2010年后,当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大量10亿+作品涌现时,冯小刚却放弃了此前深受市场喜爱的“冯氏喜剧”,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拍摄了《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等更符合他个人表达意愿的电影。由于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影片最后的票房成绩也都不及预期,截止《芳华》上映前,冯小刚所收获的最高票房仅为7.1亿(《私人订制》)。
冯小刚在《芳华》之前所收获的最高票房仅为7.1亿(《私人订制》)
也正因如此,电影正式上映前,不光华谊内部对《芳华》的票房预估较为保守,就连院线也普遍不是很看好。壹娱观察在先前的两篇报道中提过,《芳华》上映首日,预售、排片情况都不及同日的《奇门遁甲》,但仅仅用了半天,就实现了票房上的逆袭。
上映次周,在《妖猫传》、《心理罪城市之光》、《机器之血》三部新片的围攻下,《芳华》排片、单日票房一度跌落到11.8%和4460万,位列三部影片之后,但也仅用时一天,就再次凭借超45%的超高上座率实现了反超。而直到本周几部新片上映前,《芳华》在排片和票房上仍保持着对同期影片的绝对优势。
作为一部文艺片的《芳华》,之所以能战胜众多商业大片,成为今年首部达到10亿量级的贺岁档影片,差异化和好口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影片,主要针对的受众都是年轻观众,能否获得年轻人的青睐是决定一部电影票房高低的关键。而《芳华》则成功抓住了非主流观影人群,满足了许多平日不进影院的中老年观众的观影需求,根据淘票票专业版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芳华》40岁以上的观众占比在13%以上,是《奇门遁甲》、《妖猫传》等影片的两倍之多。老年观众占比高的另一个潜在好处就是,工作日的票房也能够有所保障:上映第二周几乎每一个工作日,《芳华》的日票房都在6000万左右。
上映第二周几乎每一个工作日《芳华》的日票房都在6000万左右
此外,影片的好口碑也趋势很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年轻观众转而支持《芳华》。截止今天,《芳华》在豆瓣、猫眼、淘票票等平台上的评分都要高于同档期其他影片,尤其是在豆瓣上,该片是同期的五部影片中唯一一部评分过7的电影,目前评分为7.8。
从今年此前的票房表现来看,口碑对观众选择的影响显然在变得越来越大,《摔跤吧!爸爸》、《寻梦环游记》等不被看好的影片都是凭借着后期的口碑发酵成功逆袭大片,成为10亿+爆款。多位业内人士都向壹娱观察表示,如今只要一天,口碑对票房的影响就能显现出来。
目前,由于《妖铃铃》等四部新片的上映,《芳华》今日的排片、预售票房都跌落至第五名。但考虑到此前也曾有过上映二十多天的《寻梦环游记》在刚上映的《奇门遁甲》面前票房都能相差无几的情况,因而本周一旦有新片口碑表现不好,《芳华》的排片、票房可能再次实现反弹,届时,冯导的最高票房记录还有望被进一步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