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氪方法论:硅谷著名投资人如何用“S曲线”分析行业和趋势

徐涛·2017年08月30日 19:12
Benedic Evans 常常爱用的“S曲线”。 你会如何将“S曲线”运用在自己所在的行业中。

本文来自【开氪导师-徐涛】的分享

我是徐涛,你在美国的特派记者。

想要获得对话硅谷的更多前沿洞察,请至开氪订阅我的专栏《硅谷早知道》


关注硅谷,对看见趋势发现未来很重要;但能从硅谷那些聪明大脑那儿学到方法论,并为自己所用,也许更重要。

所以接下来的一些节目中,我们会时不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看硅谷最聪明的大脑,是用哪些方法来帮助自己进行趋势分析和判断的。

本期先聊一下 Benedic Evans 常常爱用的“S曲线”。

同时也抛出一个问题:你会如何将“S曲线”运用在自己所在的行业中。

本期要点如下:

人物介绍

Benedict Evans,Andreessen Horowitz(A16Z) 的合伙人。1998 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之后一直从事分析师工作,见证了电信、PC、互联网等行业的起起伏伏。2014年,他从伦敦搬到硅谷并加入了A16Z。

"S曲线"究竟是什么

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通常最开始发展缓慢,然后逐渐发展加速,到达顶峰后又会缓慢下来。如果放到坐标中,这个过程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向右倾斜的S形状。其不同时期的营收增长和用户增长基本也符合这个曲线。(相关阅读)


Benedict 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来理解这个曲线。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

很多技术刚开始很小很慢,早期技术通常也没那么好用,它通常是从大学的实验室或者大公司的研究院中出现的。你会觉得它既不重要、用处也不大。

第二阶段是创建阶段(Creation)。

到了这个阶段,那些看起来疯狂的想法或者不那么有趣的想法,开始变得活跃、有趣、令人着迷。典型的特点是:

  • 各大公司群雄并起,它试图成为这个领域的平台性公司,平台战争也因此开始;

  • 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

  • 用户开始达到百万级别;

  • 人们问的问题是:这个趋势是否靠谱?谁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第三阶段是应用阶段(Deployment)。

这个阶段,技术赢家已很显然,但技术发展会慢下来。典型的特点是:

  • 霸主已分胜负;

  • 技术改进平稳而扎实,但比以前更难被用户所察觉;

  • 技术本身开始变得产品化和大众化;

  • 数以十亿计的用户;

  • 平台上大多数能做的事情都已经被探索过;

“创建阶段”和“应用阶段”的不同

最后一个阶段为成熟阶段。

进入这个阶段时,下一个技术的 “S曲线”也许已经发生。 这时候的市场巨头的确会十分厉害,但因其技术和商业模式都已被优化和固化,所以通常会放松警惕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导致对颠覆者的到来措手不及。

将“S曲线”运用在分析中的几个例子

1. 运用“S曲线”来分析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现在正在从创建阶段转换到应用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无论是iPhone还是安卓手机,看上去革新程度都不如前几年那么大。

2. 运用“S曲线”来分析大公司危机

很多在曲线早期获得成功的公司,会在中期遇到危机。因为它们在早期设计产品的时候,很多技术和环境都不成熟,因此公司需要做出让步和折衷。但如果到了中期,依然以当时的条件做产品设计的前提,也许就跟不上技术变化的步伐了。

因此一个建议是:公司要看清楚自己处在“S曲线”什么位置。当接近“S曲线”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就是技术成熟应用期时,企业应该开始积极寻找下一个曲线。

iPhone横空出世后,黑莓和诺基亚措手不及。图来自 Abhishek Madhavan的 Why you should kill your cash cow

3.下一个正在处于“创建阶段”的技术:机器学习

Enjoy! 

欢迎留言或在读者群中讨论:您所在的行业或公司正处在“S曲线”的什么阶段?这个行业可能的下一个“S曲线”是什么?


我是徐涛,你在美国的特派记者。

想要获得对话硅谷的更多前沿洞察,请至开氪订阅我的专栏《硅谷早知道》


相关阅读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如果把一个健身教练和一个发型师关在一起,谁会先办卡?

2017-08-3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