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Nike 开辟线上渠道,看传统零售商的困局

徐宇·2017年07月04日 18:05
占 Nike 总营收将近三分之二的批发商,不会轻易倒下,未来很有可能与线上渠道找到共存的形式。

近期, Nike 决定在亚马逊上进行小范围直销,即在其上销售一些产品的试点项目,这一举措,被视为Nike 将增加 DTC(直接面对消费者)消费渠道。此消息一出,Nike 在本周三的开盘股价录得1.8%的大涨,报收52.49美元,反观与其合作的批发商 Foot Locker 和 Dick's Sporting Goods 的股价则跌了将近5%。

长久以来,与鞋类连锁批发商的业务一直是 Nike 的工作重点,占其总营收的三分之二。但从今年第三季度发布的财报来看,这些批发渠道的增速远远低于零售渠道的增速,这也间接拖累了 Nike 集团的整体增速,导致了近期表现远远低于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达斯。

这也让一向把百货商店和专业零售商作为主要供货渠道的 Nike 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规划。据36Kr此前的报道,Nike 主动与王俊凯达成合作一文中,与新生代偶像的合作,表现了 Nike 主动求变的决心。也不在执迷于线下的实体店,我个人觉得,促使 Nike 做转变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在线下门店购物占据了用户大量的整体时间,而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用户越来越习惯于碎片化的消费时间,这点从电影行业的增速中就可见一斑,据猫眼电影研究显示,2017年上半年电影行业累计票房增长3.7%,远远不及2016年之前前5年,年逾35%的平均增速。也许的原因,是电影这种消费花费了用户太多整体时间,根据罗振宇在去年跨年演讲中的致辞,今后是争夺用户时间的战场。很显然,Nike 希望通过越来越多的线上消费,占据用户更多的碎片化时间。

  2. 传统商业的时代,像 Nike 这种自带流量的商家,各大商场都在争相抢夺,租金相比于其他商家少了很多。因为 Nike 这些店会吸引大批量顾客,从而带动周边消费。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零售显然不能同日而语,根据42章经,新零售投资逻辑一文中,像 Nike 实体店这种产品型商家,售卖的是标准化的产品,用户能在线上更方便、快捷的达成购买需求,自然被线上渠道挤压。人们都在网上买东西,来实体店的用户少了。缺少了吸粉效应的 Nike 实体店,俨然失去了最重要的武器。

    虽然 Nike 与亚马逊的合作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我相信,占 Nike 总营收将近三分之二的批发商,不会轻易倒下,未来很有可能与线上渠道找到共存的形式。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是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机,此时不做,更待何时?福特将通过自动驾驶技术驱动的产品和服务开创未来。”

2017-07-0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