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赢得对沃尔玛的“价格侦查战”:以“顾客的名义”骗不过我 |潮科技
亚马逊作为B2C模式为主的电商巨头,商品价格变动对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凭借出色的“爬虫机器人”技术,亚马逊可以实时追踪器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动,同时又能将对手屏蔽在外,让其无法获知自家商品的价格动态。
亚马逊击败沃尔玛的爬虫机器人
据路透社报道,今年早些时候,沃尔玛负责追踪竞争对手价格的工程师,惊讶地发现,沃尔玛用来每天检查亚马逊几百万次的技术突然失灵了。
这并非小事一桩。
更大多数零售商一样,沃尔玛非常依赖靠计算机程序扫描竞争对手的网站,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商品价格。因为,50美分的差价就可能导致丧失一笔订单。
然而亚马逊用来阻止这些的新策略——通常被称为爬虫机器人,却挫败了沃尔玛的计划。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沃尔玛的技术部门几个星期以来,一直都找不到破解亚马逊封锁的方法。
亚马逊这次行动,是以一个名为PhantomJS的专用浏览器为目标。不同于IE浏览器,该浏览器专为程序员而打造的,这说明它的用户不是普通购物者。据三位知情人透露,亚马逊设置了数字窗帘,来屏蔽被PhantomJS的用户追踪。
据路透报道,这项行动该并非专门针对沃尔玛。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也影响到了其它公司。
网络爬虫
爬虫机器人的使用,不仅能让亚马逊看到竞争对手在做什么,而且又能屏蔽对手的跟踪,敌明我暗的格局,使得亚马逊可以掌握价格上的优势。
前亚马逊经理Guru Hariharan表示:“对标亚马逊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他现在是加州山景城的零售定价软件提供商Boomerang Commerce的CEO。
另外,机器人的使用能够减慢网站的运行,这也是零售商屏蔽竞争对手爬虫的一大原因。
对于这一事件,沃尔玛的发言人拒绝评论。沃尔玛表示,公司定期改进技术,并且有多个工具来追踪商品。他说道,公司不仅仅通过定价来给消费者提供价值,还会通过店内的折扣和其它的福利。
亚马逊的发言人也同样否认1月的事件,似乎并不希望这件事公开化。他说,亚马逊清楚竞争对手在追踪他们的价格,但却否认阻止竞争对手。“在如何管理网站的机器人上面,我们最近一如往常,并没有发生没有任何改变。”
路透的测试:以“顾客的名义”骗不过亚马逊
路透社称,他们采访了21位熟悉机器人及其部署方式的业内人士,当中包括沃尔玛现在和以前的员工、亚马逊前员工,以及外部的专家。
大多数人都认为,亚马逊在新兴机器人竞争中占据上风。
路透社自己也进行了一个为期几周的测试。他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美国的几家大型零售商当中,亚马逊拥有最先进的机器人检测技术,包括自家主页上的检测,以及路透社所挑选的两款价格频繁变动的商品(德龙咖啡机和罗技摄像头)的检测。
这项测试由旧金山出售反机器人工具的公司Distil Networks开展的。
在其中一项测试中,Distil让机器人访问各家零售商的网站3000次,但会比较缓慢地访问,以模拟真实顾客的效果。这骗过了大多数的零售巨头,却骗不过亚马逊。
例如,机器人没有发现亚马逊上的德龙咖啡机价格,从4月25日早上起的24小时内变化了4次(据价格追踪网站camelcamelcamel.com的数据)。
在这期间,该商品的价格变化幅度超过10%,变动区间为80.06美元至88.16美元。
在前亚马逊经理、Madrona Venture Group常务董事Scott Jacobson看来,“亚马逊既有能力去检测外部的爬虫机器人,又有资金去应对这种问题。而大多数的零售商则不具备这些条件。”
路途称,一位受访者表示,从几年前开始,亚马逊大约有40名工程师,负责利用机器人秘密地提取和整理竞争对手的数据。亚马逊没有透露该团队的规模和人员架构。
亚马逊的技术优势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利润率,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亚马逊股价自2009年3月以来飙涨了约15倍,作为对比,标普500指数同期仅增长了三倍多。亚马逊称,公司在2015年录得100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是史上最快做到这一点的公司。
“猫捉老鼠”竞争比比皆是,不只是沃尔玛和亚马逊
10多年前,亚马逊开创了由机器人定价的先河,在零售业掀起了一场变革。
传统上,实体店至多一周更改一次价格,因为人手更换价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然而,在电商领域里,零售商能轻松地更新价格,有时候一天更改好几会,这得益于计算机的算法。算法可以根据库存水平、销售预测和竞争对手定价数据来做出价格调整。
为了不被踢出局,纽约在线批发商Boxed等公司也开始跟风,依靠爬虫机器人等各种方式,来确保自己的价格变动不慢于竞争对手,哪怕仅仅是慢20分钟。
Boxed的首席执行官Chieh Huang说:“20分钟在圣诞节期间就像一辈子那么长。”
因为“如果我们没能适当定价,几乎立刻就会看到销售额的下降。”该公司主要销售卫生纸、宠物食品等商品。
在电商领域,爬虫机器人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这就像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企业会试图阻挠竞争对手在自家网站上部署的机器人,同时也费尽心思突破对手的网站防线。
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比比皆是,来帮助那些技术落后的零售商。
为了保护自己的数据,部分零售网站采用了验证码(通常有一串扭曲的字母和数字组成),这些验证码人类能够识别,但多数机器人却无法识别。不过,这引起了部分顾客的不满,亚马逊已经不再使用验证码。
对于零售商来说,想要突破对方的防线,关键是要将自己的计算机程序伪装成真实的顾客。常见的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法是,一些定价技术专家会让程序的电脑光标,在网页上像真实顾客那样游走,而不是直接抓取有价值的数据。
另一种是,同时使用多个计算机地址,让对方无法将一连串的点击行为追溯到单一来源。
爱尔兰电商分析公司Profitero高级副总裁Keith Anderson说:“这就像是军备竞赛。每一周或者每个月,对战双方都会拿出一些新招数。”
技术这么厉害,亚马逊的网站还是布满了爬虫
尽管亚马逊实力强悍,但其网站上的网络爬虫之多还是非常惊人的。
知情人士称,有时候亚马逊网站产品上多达80%的点击来自爬虫机器人。相比之下,其它大型零售商网站这一比例,只有三分之一或略多一些。
那么,都是谁在盯着亚马逊呢?
除了沃尔玛这些竞争对手之外,还有研究市场竞争的高校研究人员、搜索引擎、广告服务,还有试图入侵亚马逊账号的骗子。
当然,亚马逊也不会坐视不管。从一项美国专利申请来看,亚马逊正在研究一项加密技术,让机器人来解决进入其网页的复杂算法。
总之,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技术明里暗里的竞争已经成为现代电子商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还会不停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