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的Prime Account这么亏钱,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
如果京东推出一个高级账户的服务,用户可以全年享受免费2日到达和部分地区1日到达的物流服务、免费看一些视频电影、免费听一些正版歌曲、免费看一些京东图书,但是需要提前收每年600块的账号服务费,你愿意买账么?
你可能在脑中衡量了一下这个高级账户能给你带来的实惠和方便值不值600块钱。你也可能已经联想到Amazon在北美地区推行的Prime Account,用户花99美金就可以买到以上所有的服务。
不过,对于Amazon来说,推出Prime Account确是个百分之百亏钱的事,Amazon年报反映了这个事实。
在2014财务年,Amazon的销售收入为890亿美金(5600亿人民币),毛利润只有1.78亿美金,毛利率不足0.2%,导致净利润必然是负数,净亏损2.41亿美金。
但是亏钱有亏钱的道理,Amazon用Prime Account下的是一盘圈用户的大棋。
首先,Prime Account是培养北美用户把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消费的最重要的催化剂。老美们在Amazon出现之前,大部分消费需求是可以被线下零售商店满足的,不然沃尔玛也不会蝉联财富500强第一名,也就是Fortune 1。所以Amazon的野心,是想把零售商的生意抢走,成为最大的消费品零售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Amazon想尽办法降低物流在线上购物中的障碍感,所以砸钱做物流。
刺激了老美们的线上购物欲只是Prime的第一步,让用户在线上花更多的钱就是第二步。Amazon瞄准了Prime用户希望通过更多购买平衡99美金成本的心理,促使用户产生更多的购物,并且越多买越习惯买,越习惯买越多买。
根据美国消费者研究机构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 (GIRP)的数据显示,2014年Q4普通用户平均一年的花费625美金,Prime用户却达到1500美金,是普通用户的2.4倍,也就是说Amazon每获得4个Prime用户,就相当于获得了10个普通用户。
但是吸引了这些“爱买的用户”对Amazon来说还不够,所以Amazon今年才推出了视频、图书、音乐、照片云存储的这些增值服务,让那些无法通过多买平衡99美金成本的人还可以获得其他增值服务。比如Netflix一年的费用是108美金,现在用户只要花99美金买了Prime,不光可以享受像Netflix的一样的视频服务,还可以购物等等。
Amazon在2015年Q1的销售数据证实了“Prime+增值服务”这一举动的成效,Prime用户增加了10万人,平均消费降低到1100美金,但普通用户消费却上涨到700美金。这说明了两件事,一是Prime的增值服务确实吸引了很多不那么爱购物的用户,二是普通用户也愿意为视频歌曲这些服务花钱。
Prime Account提供的全年无限制免费送达服务确实帮Amazon圈住了用户,但也给自己挖了坑。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 估计,Amazon每年在Prime Account物流上就亏损10亿到20亿美金。
Prime的亏损,可能就是京东没有类似服务的原因。不过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国内电商们还在拿价格打市场,消费者也在跟着价格跑,所以应该没人愿意花600块钱买这么个高级账户。
如果你对Prime Account的中国适用性有不同的理解,欢迎留言和我讨论。
关注供应链管理,热爱物流管理系统,欢迎发邮件给我fanyumeng@36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