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时氪|成都发布重磅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新经济政策
《成都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
4月14日,成都市印发《成都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提升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基建三大数字经济新要素的供给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智慧蓉城丰富的数字应用场景牵引作用,围绕核心产业引领、新兴产业成势、未来赛道启航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功能引导、场景驱动、优势互补的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规范有序、开放协同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加快营造,找准成都发展数字经济的动力源和切入点,并明确了任务体系。
《规划》要点主要聚焦四个方面:
定性目标+定量指标,全域差异化协同发展。《规划》采取“定性目标+定量指标”方式提出目标体系。定性目标到2025年,高水平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慧蓉城、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前列。定量指标围绕“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要素流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应用水平”5个方面。
率先探索数据要素价值化。在数据价值化方面,成都将探索推进数据资本化,例如建立数据银行,以科研数据为示范,面向学术期刊、科研人员提供在线存储、汇交管理、长期保存与获取、共享、出版、引用服务。再例如,探索创新数据信托产品运营模式,促进数据资产运用、增值和收益。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全面提升数字产业竞争力,《规划》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推动数字经济“6个核心产业+7个新兴优势产业+6个未来赛道”协同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攻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网络六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即“数字产业化”,突出发展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数字化食品、数字医药健康、数字文创、金融科技七大新兴优势产业,布局量子科技、光刻设备、6G通信、脑科学、XR扩展现实、隐私计算六大数字经济未来赛道。
创新智慧蓉城数字应用场景,营造“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多元应用场景。《规划》强化应用场景驱动,聚焦“数字政府”,提出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场景,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聚焦“数字社会”,提出营造社会民生服务、未来社区生活、乡村振兴数字场景,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2022年成都市新材料首批次市场化应用补助申报启动
4月14日,从成都市经信局获悉,成都市经信局组织开展2022年新材料首批次市场化应用补助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截至日为5月20日。
成都市经信局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委托有资质的审计机构对拟支持产品及企业票据进行审计。按照上年度销售/采购总额的10%确定给予新材料生产(研制)/应用单位不超过250万元的补助金额。以上结果在成都市经信局官方网站上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
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4月14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将组织开展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以下简称试点示范)。本次申报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大数据重点产品和服务、行业大数据应用3大领域8个方向,遴选一批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模式,推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方面,将引导各市场主体围绕数据管理能力提升、数据交易流通、数据要素服务生态培育等,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有效路径;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推动企业在大数据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培育优质大数据服务供应商;在行业融合应用方面,加快大数据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深度融合应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试点示范的申报主体包括从事或服务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安全等相关业务的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每个申报主体限申报1个项目,每个项目限申报1个方向。申报主体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研发和融合创新能力。申报项目须为在建或已建项目,拥有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应用示范带动作用良好。
市场动向
成都25个重大项目已开工23个
4月17日,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在2022年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中,成都作为责任单位牵头推进的项目共25个,总投资1203.17亿元,一季度累计开工项目23个,累计开工率92%,今年已完成投资63.55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27.5%。
据了解,从具体领域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16个项目,已开工15个,今年已完成投资56.88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29.8%。其中,成都新都区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等11个项目超时序进度完成投资;成都产业集团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和成都龙泉驿区中航锂电(一期)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超40%。
科技创新中心8个项目已全部开工,今年已完成投资6.67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21.7%。
公共服务领域项目1个,即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已完成工程总承包、监理招标工作。
中航智无人机总体研发生产项目签约落地
4月17日,中航智无人机总体研发生产项目签约落地。
据了解,该项目由国内工业级无人直升机行业头部企业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50亿元。
中航智无人机项目是今年1月成都金牛区与德阳什邡市签订共同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缔结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后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以“总部研发在金牛、生产制造在什邡”的思路,构建金什合作园区,探索成德眉资同城化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什邡市发改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总部研发+生产基地”分地设置的模式,按照“成熟一个、建成一个、成功一个”原则,推动中航智等龙头企业在金牛、什邡同步建设、一体发展。
空中客车项目“落地”双流区
4月15日,“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投资协议签订暨概念设计发布会”在双流区举行,标志着“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迎来全新进展。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项目将在今年第三季度破土动工,预计2023年三季度建成投运。“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是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直接投资建设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项目落地后将带动成都航空制造与维修、航空物流、航材销售等航空关联产业发展。
预计到2030年,项目将累计存放飞机685架、拆解飞机98架、客改货飞机21架,预计实现产业规模达210.7亿元,其中综合营业收入47.6亿元、航空维修120亿元、航空金融43.1亿元。
成都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4家
4月12日,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创药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今年成都在A股上市的第五家企业。
海创药业于2013年成立于成都高新区,是一家专注于癌症和代谢疾病的全球化创新药企业。该公司已建立了药物化学、生物筛选、工艺研究、质量研究等完整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作为一家创新药企,海创药业研发投入逐年上涨。
据招股书披露,海创药业以42.92元/股的发行价发行2476万新股,募集资金10.63亿元,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以及发展储备资金。
随着海创药业的上市,成都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4家。从行业来看,生物医药企业是其中重要板块,5家生物医药企业占比超35%。
四川投融资
「四川欧冶链金」完成天使轮融资
4月13日,欧冶链金(四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下称“四川欧冶链金”)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金未披露,投资方为马钢股份。
四川欧冶链金于2022年在四川宜宾成立,是一家可再生资源加工商,该公司专注于能源服务领域,主要从事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及销售业务。
「核投康宁」完成天使轮融资
4月12日,成都核投康宁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核投康宁”)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投资方为中国华宇经济。
核投康宁于2022年在成都市锦江区成立,是一家医疗科技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人体干细胞技术开发、医疗护理、医疗器械销售、健康管理以及养老护理等,致力于为医疗行业及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