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块钱就能买进大厂,你买不买?

领英LinkedIn·2022年03月21日 20:02
命运早已为你的求职焦虑标明了价格:2万

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听人说起:“今年的就业形势真的太难了...... ”

不仅应届生不好找工作,就连有经验的“再就业”小伙伴,也可能面临投了几十个岗位,最后一个面试消息都没有的情况。

全国似乎都被“就业难”的阴云笼罩,职场人变得焦虑浮躁。

毕业并不是结束,而是一场更惨烈的战斗,20岁不够好,30岁就更没出路。

这样的焦虑就给了一些商家可趁之机。

花钱就能进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实习?

不久前,“花2万就能进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实习”登上微博热搜,又一次揭开了“付费实习”背后的产业链。

6000 元一个月,可提供中金公司投行部、行研部和量化岗位的实习,全程线上即可完成实习。”这是某宝上付费实习商家的承诺,戳中了很多求职心切的大学生。

甚至,在闲鱼、淘宝等平台搜索“实习”这样的关键词,就能买到大公司的实习资源,只要交钱,就能远程“入职”大公司

某大学一女同学在某宝上千挑万选了一家自称有10年做付费实习经历的卖家取得联系,该人还自称是某知名企业的HR。

(某宝付费实习卖家的朋友圈截图)

并且,该HR的朋友圈里还频繁发布学员付费内推实习的成功案例,求职心切的女同学当下决定在HR这里购买一份实习的offer。

最终,女同学选择了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进行远程实习,该HR称实习岗位是运营助理,走人事、有工资,付费实习价格1.2万。

该HR还称自己认识这位女同学的导师,可以帮她跟大公司打招呼,让那边对她多加照顾,不过按照约定,要先支付40%的定金,也就是5000元,并要求立刻支付,否则岗位随时会被抢走。

深信不疑的女同学当即就把辛苦勤工俭学的5000元生活费转给了该HR,此时她才反应过来还没签合同。

收到钱后,该HR向女同学索要了地址,称下午就会寄合同给她。但是一周过去了,女同学仍未收到合同,也没有得到实习公司的相关入职信息。

女同学隐隐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给HR打语音电话,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

类似这样的案例不是个例。

某留学生花了2万元参与了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远程实习,收到的“毕马威重组咨询”项目证明上,导师署名为Vivian Y He,但在毕马威公司全球系统中查询该名字,显示无此人存在

很多纷纷付费实习的大学生,都希望这些大公司的实习经历能帮自己的简历镀一层“金”,让毕业后的求职之路变得更顺畅

殊不知,自己想走的这条捷径,正好落入了商家和中介的圈钱手段的骗局。

我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邻居曾在网上花费2万元曾参加某翻译公司实习项目,公司称只要网课上课量达标,就可以免费获得电子版实习证书。

但结束所谓的“实习”后,最终只获得了类似与培训证明的一个电子版的证书,公司称如果想获得纸质版的“实习证明”需要额外补3000元,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了

因此,很多大公司纷纷出来辟谣,腾讯发布声明称“从未与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内推不产生费用。”

可无论大厂怎么声明,总有人上当受骗。

为什么?

“付费实习”背后隐藏的,是就业焦虑

没有名校光环加持,没拿过校内外大奖,能让你救自己的只有这最后一根稻草——尽快积攒实习实践经验!

这样的广告语精准挑动着大学生的情绪,把他们的就业焦虑提前再提前。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相较2014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

2020年又遭遇了疫情,好的就业岗位更显稀缺,很多人希望在校期间获得实习机会,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求职早做打算,因此一些大学毕业生就陷入了付费实习、付费内推的执念

2022年,当疫情防控成为常态时,线上办公成为日常模式,随之而来的招募实习生进行“云实习”也成为多数企业的主要选择。

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小刘希望自己毕业后能进入大公司工作,原本打算通过中介参加香港的实习,因为疫情原因未能成行,包括小刘在内的7名学生被中介介绍转入尼尔森公司进行线上实习。

不需要任何面试,小刘在提交简历两天后就收到了录用通知。实际实习的内容:

“就是企业里的指导老师和我们创建了一个微信群。一个月的实习期,都是指导老师在微信群发一些数据包,让我们分组进行分析和报告。

一周期限的任务,基本上两三天就可以完成,每周固定一次会议报告工作,还给我们上课”。

最终小刘并没有拿到公司开具的实习证明,花费了6000元中介费,只拿到了指导老师的推荐信

而因为专业不对口,这段实习只能作为一段经历写在出国和工作履历中,对于求职用处不大。

大学生们希望通过大公司的实习点亮简历,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而中介正是抓住了这一现实痛点,进一步贩卖和传播求职焦虑。

想靠实习改变命运的人越来越多,哪怕知道未必能实现,但也不想错过任何机会

如何避免掉进付费实习的陷阱?

既然付费实习的陷阱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呢?

1、通过靠谱的招聘渠道申请实习和内推

很多大公司都设有专用的招聘渠道,我们确定好要申请的公司与岗位之后,可以通过官网的招聘渠道填资料申请实习或内推。

除了通过官网直接提交简历,自己还可以去其他平台寻找一下靠谱的内推渠道。 

其实,除了熟人推荐,还有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免费的内推渠道。

比如,在微博上搜索“大厂名称 + 实习内推”,就可以找到大厂员工们发的内推码和简历投递链接。

在豆瓣上,也有很多实习和内推互助小组,大家也可以在这些小组里找到免费的实习或内推渠道。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有人问你要钱,我建议你立刻拒绝。

2、看是否走人事流程

如果你是正在找实习的学生,还要再多留一个心眼 —— 看实习是否走人事流程。

无论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到的实习,正规实习一定会走人事流程,在远程实习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是否有官方邮件的录取通知;

2)是否录入人事系统;

3)工资是否走公账;

4)能否开具带有官方印章的实习证明。

要警惕那些不走公账,不接洽公司人事的实习工作,以免碰到“黑工”。

3、适当摒弃“大厂情结”,先就业后择业

很多大学生都有“大厂情结”,想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公司工作。但由于缺乏社会人脉资源和过硬的学历、专业背景等原因,许多人的“大厂情结”难以实现。

尽管好的实习经历能给自己加分不少,但为了长远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通过个人能力来获取相应的实习经历,才是个人成长最好的途径。

实习不单是为了落实工作,更包括要明确自己与岗位的差距以及自己与职业理想的差距。

在就业难的时候,不妨从自己的专长和职业理想出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公司,适当放弃“大厂情结”,先就业后择业

“付费实习”存在诸多陷阱,大学生们应该理性对待实习经历一事。

大厂的Offer很诱人,实习经历也确实能“镀金”,走正式合规的流程才是正道

高含金量的实习不是外在title,而是你做的实习内容对你之后的求职是否有帮助。

请记住,求职中最重要的永远是自身实力,不要想着走捷径,不盲从不跟风,才能避免掉进付费实习的骗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Jenny 乔,36氪经授权发布。

+1
2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用户数量超过6.45亿

下一篇

NFT既是加密行业的数字经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元宇宙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还是Web3世界中品牌经济的新模式。

2022-03-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