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开发者用两行代码实现不同云服务间的文件传递的Filepicker.io更名为Ink,获18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Filepicker.io 是去年从硅谷孵化器 Y Combinator 夏季班毕业的“filesystem as a service”创业公司,今天正式更名为“Ink File Picker”,并同时宣布已经获得由Andreessen Horowitz 和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 领投的180万美元种子轮。
如之前的报道,Ink允许开发者在自己应用 (Web/iOS/Android) 的源码里插入区区两行代码,就可以通过 Ink 的 API 访问消费者常用的一系列云存储服务,包括 Google Drive, Dropbox, Evernote, Facebook, Flickr, Picasa, Box, GitHub, SkyDrive, Gmail, Instagram等。这样,用户就不用再“来回奔波”,只在一个应用上面就可以实现多个云存储服务间的文件上传、下载功能。
在过去的一年间,Ink可谓发展迅速。去年11月,通过Ink的API访问的文件有100万个。而到了今天,平均每个月就接近4亿个文件,每天超过1000万个。此外,还有约1万7千名开发者的2万款应用在使用Ink的服务,当中较知名的就有SurveyMonkey, Livefyre, Udacity, Crowdtilt, Urbanspoon, Rapgenius, Fitocracy 和Haiku Deck等等,
改名的行为和愿景的改变有关。Ink不再只局限于做一款支持文件在不同云存储之间上传和下载的产品,而是想成为面向开发者的文件管理平台。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想的是一个文件提取工具(如其名Filepicker.io),到了今天,就成了“帮助应用和服务在一起协同运作”。
商业模式方面,Ink的免费服务支持一个月内处理5000个文件,99美元的Pro服务则支持一个月内处理5万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