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图片可以作为交流方式,视频呢?

橙皮书·2013年01月18日 15:57
视频同照片有相似之处,会不会也经历类似的变化历程呢?第一段的艺术表现已经有了,比如电影和纪录片;第二段的记录生活也有了,比如一分钟自动拍两张照片的微型随身相机Memoto;第三阶段,最近刚拿到1800万美元并在一个月内积累了600万用户的Keek会有希望么? Keek也是一个视频拍摄分享应用,没有花哨的滤镜效果,没有辅助编辑工具,唯一的亮点是回复别人的视频时,你不仅可以用文字回复,还可以用视频来回复。用视频回复一次就算作一次Keek,你的每次Keek都会汇总出现在你的页面中,包括非回复性的视频。


著名设计师Dustin Curtis在这篇文章里,分享了他关于照片分享的看法,认为除了艺术表达和记录生活这两个用途外,把照片用作交流方式是更重要的用法。

当个人摄影开始变流行时,它大多数都被用作艺术表现,比如人像摄影。但随着时间推移,成本下降且像质提高,照片就有了第二个用途,用作人们生活的记录。而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体验摄影的第三种主要功能,我认为这个比前两种都重要:用照片作为交流方式。

视频同照片有相似之处,会不会也经历类似的变化历程呢?第一段的艺术表现已经有了,比如电影和纪录片;第二段的记录生活也有了,比如一分钟自动拍两张照片的微型随身相机Memoto;第三阶段,最近刚拿到1800万美元并在一个月内积累了600万用户的Keek会有希望么?

Keek也是一个视频拍摄分享应用,没有花哨的滤镜效果,没有辅助编辑工具,唯一的亮点是回复别人的视频时,你不仅可以用文字回复,还可以用视频来回复。用视频回复一次就算作一次Keek,自己上传一个视频也算一次Keek。这些Keek都会汇总出现在你的主页面中,类似Tweet和Retweet。

创始人Raichyk称一开始Keek就是把视频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因此就是很简单的拍摄上传沟通,这一点同其他视频分享根本性的不同。已经有Kim Kardashian和Adam Lambert这类明星入驻,但是明星策略根本就不是他们要走的路,还是希望通过口碑传播自下而上的进行扩张。

想法很好,但是用起来却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虽然无滤镜无编辑的确能引导用户不去关注视频的效果,可以用视频回复也的确有新意,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视频下的回复还是以文字居多,现在的产品模式也不太像一个交流工具。看好这个方向,但是目测这款产品可能需要再转型。

via TC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今天,最新版的海豚浏览器(V9.3)新增了“多屏互动”和“Wi-Fi广播”功能。在PC端借助Chrome或Firefox插件,用户就可以将正在浏览的网页同步到手机或平板上继续阅读,也支持鼠标点选文字再右键发送到手机端上(比如发送餐馆的电话到手机上,再一键拨出。)

2013-01-1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