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团队相比全国性电商的优势在哪?湖北宜昌创业团队打造本地线上超市“快生活”
“在未来,几乎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本地线上超市。”这是“快生活”团队创始人胡达斌描述他做这个只针对宜昌的本地线上超市的初衷。
从快生活的网站内容来看,它几乎就是把我们线下的超市直接搬到了线上。柴米油盐酱醋茶,各种楼下超市能够买到的东西在“快生活”上都能买到,价格也跟一般线下超市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你只需要在家上网就能完成一次本应到楼下超市的购物之旅,省时省力。对于宅男宅女和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这种购物新体验的确有吸引力。但很多时候家里负责去超市买生活用品的往往是家里的老人,对他们来说,超市之旅反而是他们打发时间的必备方式。
另外,电商大佬其实也早就瞄准了线上本地超市这块肥肉。天猫推出了针对上海等七个城市的“天猫超市”,日常商超产品在上面都能买到,而且也有当日送达服务。淘宝的本地生活平台“购便利”最近也在北京、杭州等地正式上线,未来预计会覆盖至少十个城市。
在大佬的夹击下,类似“快生活”这种完全从本地起来的线上超市还有生存的空间吗?我想出路至少有两点。一是像“快生活”这样定位宜昌这种大佬不太看得上的二三线城市。二是利用好本地优势服务于人们追求优质生活的愿望。
人们现在普遍追求吃的健康。如果听说这些蔬菜是农民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这些鸡蛋是农民家养的本地鸡下的,我想城市人宁愿多花些钱也会买他们。通过线上超市把农产品和当地居民直接对接会是增加本地线上超市竞争力的好手段,会逐渐让当地居民对其产生依赖性。另外,还可用一些时髦创新的服务方式包装一下这个对接方式,比如按天、按月订购,这样用户黏性会更强。
另外,贩售当地特色食品也是一条出路。我的家乡在四川宜宾。我能想到的当地特色小吃就包括:宜宾燃面、江安红桥猪儿耙、碎米芽菜、李庄白糕、李庄白肉、李庄黄粑。这些东西平时你可能必须要去到具体的某个县镇才能吃到。另外还可做当地美食推荐。比如中秋节当地哪个大妈的月饼做的很好吃、端午节哪个作坊自制的月饼不错、过年时哪家的腊肠不错,这些都可以搬到线上做主打产品啊。这既为当地厨艺高手提供了便捷的线上销售渠道,也给当地消费者起到了本地美食发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