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太满,人生苦短

新用户688066928·2012年07月09日 15:59
编者按:我们每天都要收太多邮件了,收到了要回,回了又收到。来自纽约时报的Nick Bilton这次发表了他的专业牢骚,并从年轻人身上学到了关于电邮之困的解决之道:

编者按:我们每天都要收太多邮件了,收到了要回,回了又收到。来自纽约时报的Nick Bilton这次发表了他的专业牢骚,并从年轻人身上学到了关于电邮之困的解决之道:

只要一想到我的电邮收件箱,我就有撞墙的冲动。


单单这个月,我就收到了超过6000封电子邮件,这当中还不包括垃圾邮件、消息推送或者每日订阅。而这堆邮件哪怕只是一小部分,我都一点不想回复。我可以想象到我的墓志铭写着:“在这躺着的是Nick Bilton,他每月回复几千封邮件,愿他安息吧。”

这也完全不是在晒,这也并不是因为我受欢迎。

互联网使用观察员Royal Pingdom在去年说过,2010年共有107万亿的电子邮件被发出。而一份来自Radicati市场调查公司的报告指出,2011年,全世界的活跃的电邮账户数有30亿。掐指一算,这两个数字得到的结果会是:一个公司员工平均每天收发的邮件会有105封。

我懂,有些电子邮件还是很重要的。不过,每天超过一百封?这个情况……

所有的这些都让我确信,电子邮件这东西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而且我都不信这个不对劲会被弥补。我尝试过了所有东西。优先级邮件、过滤器、更多的过滤器、过滤器再加过滤器、离线消息的自动回复、第三方电邮工具。没有,没有一个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去年,我尝试用InboxZero,让收件箱一直处于零封新邮件的状态(实际上不是)。但最后我还是在一天傍晚花了n个小时去回复那些之前被忽视的邮件。然后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发现所有回复过的邮件又给我寄来了新的回复。就这样,再一次的,我的收件箱又塞得满满当当。而这一切完全像个什么恶作剧一样。

而且,电子邮件这东西还正在不断地给我们施压。

今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一份调查发现,那些不需要在工作中定期查看电邮的人会比需要查看的人压力要小并且工作效率更高。研究电邮效率的信息学教授Gloria Mark说,“我们一位受调查的对象曾告诉我,那些弹出窗口和新邮件提醒的声音统治了他的生活。”电子邮件的一大问题就是,它从来没有一个可以开关的按键。

“电邮是一个异步的技术,所以你并不必要时时登陆在上面收取邮件。”Mark说到,“异步技术,像即时通讯工具,消息取决于人们什么时候上线。”虽然人们让他们的即时通讯工具储存不在线时发送的消息,但只要不上线,大部分的人就收不到消息,事情是可控的。而电子邮件却不一样。如果你走开了,这些邮件会堆积起来,热切盼望你的回复。

想避开新的消息?这就像你在一个空房间里玩躲猫猫一样,根本不可能躲起来。对,我们无处可躲。

最近我给我的小侄女发了封邮件,她用短信回了我。然后我又通过电邮回了她,她用Facebook Messenger回了我。她显然是看了那些邮件,但是还是依然选择一个更简单的方式去回复我。我们的对话最后转移到了Twitter上,140个字节内,又快又短。再后来,我们聊起了交流平台的变化,她解释说,她觉得电子邮件是给“老人”用的。对她来说这太慢了,而且通常消息又很长。对她来说,有时候一些邮件就像是Facebook里的状态更新一样,根本就不需要通通回复。

在技术不能解决电邮所产生的问题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似乎找到了他们自己的解决之道,那就是根本不用它。

于是,我也要这么做了。我会看我的邮件,不过我会以其他的方式回复,不管是短信还是Google Chat还是Twitter还是Facebook message,什么都好。对我来说,现在我所做的就是将邮件像Facebook和Twitter的消息一样对待,我不再需要通通回复了。

英文原文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在如今这个智能设备时代,升级无处不在,这其中就包括应用、电脑、手机、平板和机顶盒的升级。升级如此频繁,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当你购买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时,你会期望这款设备的软件在未来升级后会比现有的功能更为强大。这就是软件升级的魔力。

2012-07-0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