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城市 Ι 服务公采数字化:从重庆试点,看中国经济下一站
文/王蜀娟
实物商品类的数字化公采,从杭州起步,因为有阿里巴巴。
2016年,浙江财政部联合阿里巴巴开设的政采云上线,试行4个月交易额破亿。这一模式,很快在全国各省市推行。
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公共机构的日常需求中,除了实物与工程,还有着海量的非实物的服务类采购需求,由于服务性产品非标,无法登上政采云。
2018年11月1日,重庆市政府服务采购数字化试点——重庆市政府采购云平台·服务超市上线,当年即荣获“2018年中国政府采购奖”中的“年度创新奖”。8个月后,平台交易额突破1亿元。
至2022年1月12日,平台入驻供应商3.75万余家,交易额累计破100亿元。其中重庆入驻供应商3万余家,交易额破90亿;中小微企业接单率达到90%以上;综合节约财政预算资金12%以上,重庆节约财政预算资金约13.5亿元。
为何是重庆?论互联网基因和创新资源,北、上、广、深、杭,哪个不比重庆强?因为重庆有猪八戒网。创办15年,猪八戒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非标准的企业“服务”变成可交易的“商品”,放到公采领域也是如此。此平台由政府委托猪八戒网搭建。
杭州模式已被验证走得通,如果重庆模式也能走得通,中国的政府公共采购版图,就拼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重庆市政府采购云平台·服务超市
1、服务公采数字化是难点
粟玉凤曾是一名从业30年的演员,2015年从表演一线退下来,开始负责重庆杂技艺术团的市场营销。她的销售方式很原始:从网上搜集招标信息后,就拖着满箱的资料去做实地竞标,每周5个工作日,至少要跑3个区县。
这样下来,三个月能签下60多场演出合同。但粟玉凤仍然很苦恼:“重复介绍演员资质、重复讲解节目创意、重复播放表演视频、重复承诺节目效果,几乎所有精力,都要投入到重复的工作上。当时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像天猫卖货一样,把表演当作产品进行在线销售?”
2018年,粟玉凤创办了自己的演艺公司。最开始,仍然需要延续类似的重复,当年11月1日,重庆市政府采购云平台·服务超市上线了,她选择了入驻,开起了梦想中的“表演商店”。
“不用出门,在电脑上在线销售,一年内就接到了近50场演出。”粟玉凤说,这些订单有的是政府直接采购,有的是通过在线竞标方式获得。通过平台,以前至少拜访3次,浓缩成了1次——只需要表演当天直接去,提前彩排、按时表演即可。
在这个小小的案例背后,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2018年与2019年,我国政府的服务类采购规模分别达到了12081.9亿元和9455.6亿元,在整体采购支出中分别占33.7%和28.6%。
政采云,推动了中国政府公共采购的数字化水平,特别是实物类与工程类采购,由于需求标准与参数清晰具体,交付与验收有据可依,数字化成果显著。但服务交易与商品交易,逻辑上完全不同。
货品可以事先生产,按照规定时间和规格统一交付,但服务是按需定制的产品,不仅服务质量跟服务供应商的即时状态有很大关联,采购方的需求描述、验收标准等每一项带主观性的判断,都会让服务结果有偏差。
长期以来,服务类采购标准缺乏、管理困难,如何数字化是一个难点。
八戒公采
2018年,重庆市财政局与猪八戒网旗下的“八戒公采”,合作建设综合性服务采购平台,一个负责牵头与组织,一个负责搭建与管理,开展“互联网+政府服务采购”的改革创新,攻克服务采购数字化的难题。
如果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实物电商力量,对于杭州政府公采云的推动,已经显示出了中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数字化能力,那么猪八戒网受重庆所托打造的云服务超市,则寄托了国内政府采购更深层次数字化的期待,通过技术驱动与创新运营,将散落民间的服务能力集结起来,在缺乏标准的服务领域推进数字化全流程交易。
2、利用技术与规则来扼制“恶”
政府采购的数字化变革,核心目的是什么?当然要阳光,当然要透明。这是采购平台的全流程数字化的根本,也是重庆市财政局委托猪八戒网建设公采平台服务超市的初衷。
对于猪八戒网而言,这个大考的难点与意义在于:
一是政府服务采购数字化,能否大幅降低权钱交易,提升政府运营的专业水平?
中国是较早实现政府采购招投标信息化的国家,招标公示和中标公示等环境,大大规范了政府采购流程,促进了政府采购的公开化、透明度。然而,中间没有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仍然给投机者制造了关系寻租空间,而且缺乏全流程数字化的留痕,仍然给审计、纪检带来障碍。
二是政府服务采购的数字化,能否充分保障社会公平?
以前只有国企或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才能承接政府业务,才能为政府服务。因为招投标过程中,缺乏数字化平台的工具,为了便于管理和对接,政府也会倾向于选择有实力和规模的大企业,或者有关系有背景的中间人采购,大量的业务与服务,需要层层转包来交付,即使中小微企业与个人能参与其中,也是层层分包下来,干着脏活累活,赚一点辛苦钱。
公共采购受到利益驱动,蛋糕分配容易滋生“恶”。
而在利用互联网方式量化中小企业服务能力这件事上,猪八戒网探索了15年,利用技术与规则来扼制“恶”,更是经验丰富。在这件事上,猪八戒网比政府部门更在行,即便在众多互联网平台中,也是独树一帜。
在政府采购任务中,安全是重中之重,所以猪八戒网在供应商端的资质管理上,一方面参照《政府采购法》监控供应商的入驻资质,一方面长期监管平台的健康生态,包括供应商资质、供应商日常店铺维护等。
在构建审核机制初期,猪八戒网不仅内外联动构建了完善可靠的风控体系,还通过猪八戒网的大数据、专家智库、人才聚集等优势,实现了采购有据可依,监管有据可查。
对于需求方的政府,平台通过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掌握采购动态,保障采购流程公开透明,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监管困难的问题。
同时,采购行为留痕,数据全面可视化、可追溯,帮助采购部门解决了采购统计难的问题。
3、服务公采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变
就像所有的革新尝试,都要经历最初的不适应。在服务采购数字化试点中,最先表现出不适的,是供应商。
粟玉凤在使用服务超市的初期,就觉得困难重重:“演艺艺术,按理来说应该是属于文体类别?但用关键字‘文体’在采购大厅找标书,总会有遗漏。”
这是一个典型的甲乙双方思维方式不同的问题。甲方总站在需求角度表达,乙方总站在执行角度表达,所以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甲乙方。
针对这个问题,猪八戒网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服务超市里提供不同的找标方式,既可以主动搜索,也可以通过发布时间、地区分布等维度来筛选。
除了这样的信息差,不同行业对服务超市的期待,也折射出了不同的问题。
对于本来就服务于政府的企业来说,他们更偏向于把打包封装好的产品直接挂网售卖,这样既不会耽误既定业务,也不会影响新业务增长,但在店铺装修运营上,始终难以捕捉平台的装修规则,把产品呈现得更好。
不少采购方,也希望可以直接采购封装好的产品,重庆市九龙坡区文旅委公共服务科王悠说,因为很多供应商的店铺经营都做得不到位,无法通过店铺看到更多过往服务案例和详情,为了保证质量,还是会选择招标的方式。
辛辛苦苦建设出来的平台,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让整个重庆从市区到乡镇都能用上,这成了摆在猪八戒网面前的最大挑战。
在解决绝大部分供应商对互联网平台的运营缺乏了解、不少供应商对政府采购平台入驻、交易规则、运营流程不熟悉的问题上,猪八戒网不仅制定了供应商培训机制,还以24小时在线的运营投入,去促成每个采购需求的供需匹配。
截至2021年12月,猪八戒网已面向供应商群体累计培训了1.8万余人次,对800多家采购单位提供了上门服务。
政府服务采购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变,改变了供需双方的使用体验:对于供应商来说,决策成本降低了,入驻采购云平台服务超市,只需要交1万保证金即可接单,标书的购买费用、开标的奔波成本,都因“上网”得到了降低;对于采购方来说,因为供应商大量增加,选择变得更多,加上平台提供了全流程管理,对供应商有严格、长期的资质监控,服务有了保障。
4、从重庆试点,看中国经济下一站
猪八戒网
一个好平台会是怎么样的?
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话,那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服务商之美”,在于可以更专注,时间与精力不用过多的消耗在BD(商务拓展)上,而是更专注于持续提高自己服务能力,这个服务能力也会被平台越来越精确地评判。
“需求方之美”,在于选择面更加广泛,通过互联网的便利,选择到最优服务,同时,也保证服务采购的阳光透明。
“平台之美”,在于随着供需双方的数量增加,平台的交易增加,累计更多的数据,滚雪球一样不断优化,从量变到质变,引领全新的采购交易方式。
“政府之美”,政府兼具需求方和平台方双重身份,在更大层面上,在于提升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健全电子卖场体系,填补政府服务采购电子化空白,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补齐服务大数据,打造数字政府。
重庆市财政局和猪八戒网共同构建的服务采购数字化平台,也正在努力向着这些方向去发展。
未来世界,一定是数字化的世界、智能化的世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将以数字化的方式展开,中国是全球旗帜鲜明提出数字化战略的国家,数字化交易、数字化连接的顺畅度,将成为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开始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2010年开始的互联网生活服务,都曾经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过规模巨大的就业机会,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额。
目前正在蓬勃兴起的互联网生产服务,即产业互联网,将会有8-10倍消费互联网的市场容量,必将成为中国下一个经济核心引擎,更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路线:构建良好的服务生态,补齐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类目,更好地为当地产业赋能,激活产值税收存量,做大增量。
在服务公采领域,重庆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星星之火也正在燎原:黑龙江全省平台2021年12月28日上线;除此之外,猪八戒网已经和陕西西安、河南郑州、江苏扬州、新疆建设兵团、广西北海、西藏昌都、云南玉溪、贵州安顺等省市区政府,以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提供政府服务数字化采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