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BI 副总裁邹叔:数据智能为亚马逊卖家带来可量化的降本增效价值 | 36氪跨境电商峰会
12月23日,36氪首届跨境电商峰会在深圳举行,今年我们以“新跨境、新企点”为主题。
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在过去5年增长了近10倍,在亚马逊上,中国品牌卖家完成品牌注册的规模从2017-2019年就增长了10倍。如此大的市场,也不断吸引资本和人才涌入。
在跨境电商进入2.0时代关口,旧的时代红利已经消退,新的品牌红利开启。如何在关键链条成为最重要的公司,成为行业最关注话题。但只要拥有好产品,始终能得到用户认可。
所以在此次峰会上,36氪邀请了纵腾集团副总裁李聪、行云集团联合创始人王砚耕、TikTok电商跨境业务负责人石奔、腾讯云出海解决方案总架构师郑东、亚马逊全球开店大客户拓展及运营总监潘琪、山行资本董事总经理吴莹、真格基金副总裁秦天一、浅月资本创始合伙人戴琳琳、SellerX中国区投资负责人杨凡易等嘉宾共话行业趋势。嘉宾们分别从资本、第三方平台、物流支付、新渠道等多方面给出了自己专业判断和建议。
以下是船长BI 副总裁邹叔演讲实录(经编辑):
大家好,我是船长BI的邹叔,非常荣幸受36氪之邀,和全国最顶尖的跨境电商从业者们一起交流。今天我想用简短的时间,来和大家交流的一个关乎卖家利润的话题:“数据智能赋能跨境电商精细运营”。主要讲讲我们如何思考为跨境电商的企业来提供可量化的降本增效价值。
我一直做数字化。之前有几位亿级卖家问我,为什么最近几年我们不断地、持续地在谈论数字化呢?跨境电商不就是上货卖货吗?企业是否需要数字化?数字化能给行业和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在谈论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近几年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海关、报告等数据,从2015年开始,整个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是持续上涨的,今年预计超7万亿,到2023年将突破10万亿。通过这组数据,我认为,跨境电商行业长期看好,短期波动,与跨境电商相关联的消费红利短期下降,中期会修复,未来趋势依旧是产品为王,品牌致胜。
也许有人会说,跨境电商不就是上货卖货吗?实际上从1998年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过四个阶段的发展,在1.0时代,我们是线上展示线下交易;在2.0时代,开始了信息化的发展;在3.0时代,也就是在最近的10年中,移动用户数量突增,开始了数字化的发展;从2018年到现在,从产品时代往品牌时代在迈进,数字化逐渐的完善。
而跨境电商企业以及做全球品牌的企业们,他们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呢?从铺货思维逐步上升到了运营思维。而随着发现数据的意义,商家从运营思维进化到了数据思维,下一步正在往数据智能这个方向发展。
跨境电商行业竞争加剧,能力要求迭代,我们聚焦到整个行业,再聚焦到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平台的时候,会发现这样一组数据:
第一个数据是亚马逊2021年全年营收近5000亿,54%来自第三方卖家;
第二个数据是亚马逊月访问量超30亿,全球排名第5;
第三个是全球买家超3亿,53%是Prime会员;
第四个是买家购物行为是62%的欧美在线购物者用亚马逊搜索商品。
看起来亚马逊有巨大的流量对不对?但是后面的数据,我还是想分享给大家。就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亚马逊活跃的卖家数量是240万,而仅在2021年的预计进入亚马逊的新卖家数量就有150万,意味着每天接近有4000家卖家涌入,每一个小时有200个卖家涌入。但是另外一个消息是,,今年进入的43%的卖家明年他们可能就不玩了。这样一种竞争和内卷的过程,其实让全体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既然要帮助跨境企业解决业务运营难题,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跨境电商增长旅程。这是一个从产品采购、产品开发、物流仓储、营销推广、客户下单、物流配送,再到售后服务等全链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跨境电商企业会面临很多的痛点,如选品难、开发难、物流成本高、库存周转率低、运营成本高、订单处理低效、广告投放ROI不够等。企业通过各种平台进行销售,很难实现集中管理。特别是在数据分析处理上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撑,从而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工作质效降低、业务有效增长难推动等。这也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运营人员亟需构建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工作质效等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我们去接触了很多亚马逊卖家,对于亚马逊日常的运营工作进行了进行拆解和分析,发现80%的工作都是和运营、数据在打交道。
针对企业痛点,行业构建了一个跨境电商全链路数字化蓝图。其中包含了OMS生产/采购、DMS物流、WMS仓储、FMS支付、ERP、CRM、BI商业智能、SCM供应链等等。支撑到运营、物流、财务、营销、售后、决策等6大板块,来实现提效、增收、风控、降本。
跨境电商全链路的数字化是全行业一起努力的结果,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船长BI如何赋能亚马逊卖家降本增效?
我们做了一个很简单的,面向全部的角色、面向业务链全场景的产品矩阵,来助力亚马逊卖家实现业务数字化的精细化运营以及降本增效;同步以开放合作的态度设立开放平台,与全链条上的服务商打通,构建服务链条上的闭环。
船长BI产品涵盖罗盘、广告、数据方舟和ERP,打通亚马逊全业务链路数据。我们从商品、采购、仓储、物流、结算、报表本地化管理,到选品、销售、广告、FBA库存、财务、客服全流程数据化运营,再到数据报表自定义制作、报表数据智能化分析等数据自动化服务,帮助卖家全方位进行数据分析,快速定位异常店铺,及时发现问题商品和潜力商品,并做出优化调整,来帮助卖家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和协同化。
我们能够从亚马逊卖家的产品开发、上架到产品推广、可视化的表格、风险预警等,实现整个全链条的数据的可视化。比如,船长BI数据方舟,支持12个统计维度,6大统计周期,超过100项指标,最少3次鼠标点击,就可完成数字化呈现。
卖家会说,当他一上班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船长BI的数据方舟,然后刷一下自己定义的目标报表,就能够知道在过去的一周、过去的一天、过去的一个月、过去的一年的数据。所有的运营数据都能够一张报表能够看到。我觉得这就是数据和数据分析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船长BI支持17大站点,作为亚马逊SPN服务商,数据即时全面且安全合规,目前,我们已全面采用亚马逊云科技云,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即时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非常希望分享给所有的跨境电商卖家,特别是管理者们,在过去我们数据获取的时间,做报表的时间,基本上花掉了运营人员、财务人员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最终,最高价值的经营分析,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做了。但是经营分析的价值,产生的价值往往是最高的。
行业运营工具的高效运用,可以减少手工操作,解放重复性工作。比如船长BI可以助力提升一倍以上的运营效率,从而把运营人员、财务人员等从大量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本身的运营分析和决策性工作。
最后一句话,做亚马逊,用船长BI。我们就是卖家的数据经营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