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布局DNA高通量合成与测序,「联川生物」获近亿元新一轮融资

顿雨婷·2021年10月12日 08:00
遵循从上游的原创底层技术出发,逐渐向下游拓展一系列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模式。
联川生物
战略融资浙江省2006-06
基因组学解决方案提供商
我要联系

36氪获悉,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川生物)已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睿投资领投,海邦投资、锦聚投资、海越投资跟投。本次融资将加速联川生物探索DNA合成技术平台的商业化应用的进程。

联川生物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全球化基因科技公司,当前聚焦于高通量基因合成与测序,主要布局于基因的“读”、“写”、“改”三大方向。此前,联川生物在2020年获得总计1.15亿B轮融资时,36氪曾详细报道

成立15年以来,联川生物一直遵循从上游的原创底层技术出发,逐渐向下游拓展一系列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模式。分阶段来看,公司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时间段:

  • 2006年,将µParaflo®微流控芯片和基因原位合成技术在基因芯片上进行探索,推出了miRNA芯片;
  • 2008年,将基因合成技术在高通量测序领域进行探索,成为当年国内最早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公司之一。
  • 精准医学时代,在自有的基因合成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出VariantPro™靶向基因捕获技术,实现一步法精准捕获目标基因,并开发出基于该项技术的一系列肿瘤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其中一款试剂盒已经完成临床实验正在申报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 近些年,着手布局单细胞测序等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与10x Genomics合作成立单细胞测序联合实验室,探索单细胞测序在药物研发与疾病治疗方向的应用。

截至目前,联川生物已为全球3000多家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及药厂提供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单细胞等全组学科研服务;公司累积发表用户文章超过2800余篇,涵盖各类组学服务内容,CNS主刊超过50篇,子刊数量超过300余篇。

如今,联川生物也在探索DNA合成技术平台的商业化应用。据官方介绍,公司目前拥有自主的µParaflo®微流控基因原位合成平台,探索基因合成在DNA存储、工程菌改造、抗体新药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据悉,DNA合成技术可应用于人工基因合成、数据存储(DNA硬盘)、基因编辑文库构建、诊断快检试剂盒开发、核酸疫苗开发、工业微生物改造、抗体新药发现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延伸阅读

36氪首发 | 从基因捕获技术到NGS临床应用,「联川生物」获1.15亿元B轮融资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联川生物
我要联系
基因组学解决方案提供商

下一篇

挨打之后,餐饮股抱紧年轻人。

2021-10-1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