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爱分析报告:洞见科技入选隐私计算八大代表企业
近日,国内独立第三方产业数字化研究与咨询机构「爱分析」发布了《2021爱分析·数据智能平台厂商全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洞见科技作为国内隐私计算头部企业,凭借独立自主研发的隐私计算平台产品「洞见数智联邦平台(InsightOne)」以及在政务、金融等领域的成熟解决方案和落地能力,成功入选数据智能隐私计算代表企业。
去年4月,中央文件《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定义数据的国家战略地位,并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作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环节,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交换等流通需求日益增加,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乃至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爱分析《报告》聚焦于数据智能的平台层,基于对国内产业数字化厂商的调研,遴选出在数据智能平台中具备成熟解决方案和落地能力的代表厂商。
所谓数据智能,是指以数据为生产要素,通过融合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与决策。
《报告》中,爱分析选取了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治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图分析、机器学习模型开发、隐私计算、数据库管理等7个场景,进行重点研究。
以下为全部入选厂商的全场景地图
(注:以下所有场景中的厂商均按音序排序)
隐私计算领域代表厂商一共有八家(入选标准:客户服务案例在1家及以上),分别为:百度、洞见科技、富数科技、华控清交、蚂蚁集团、同盾科技、微众银行、翼方健数。
对于入选厂商能力要求如下:
厂商需要能够基于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MPC、同态加密、安全沙箱计算/TEE等多种技术,满足数据查询、联合计算、联合建模等场景的隐私计算需求,保证数据隐私不被泄露的安全性。
厂商需要能够提供企业级的隐私计算平台产品,具备一定的易用性,并能够结合具体业务场景,为企业提供隐私计算解决方案的设计和运营落地能力。
关于隐私计算的简单介绍:
隐私计算,是指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即原始数据不暴露,数据使用方只得到数据计算结果,从而实现数据隐私保护。
隐私计算的兴起,来源于市场数据流通和隐私保护需求:
首先,企业越来越多的业务场景需要多方数据流通和共享,才能释放数据更大价值。然而各类数据源往往非常分散,数据的获取、存储、传输、共享等环节缺乏交互标准。
与此同时,数据互联互通的成本通常比较高,数据可信度较低。数据使用者需要经济且可靠的方式将分散的数据协同起来并应用。
最后,数据往往包含数据所有者内部的隐私数据等敏感信息,出于数据资产保护和监管合规等诉求,需要在数据使用过程中保护数据的隐私,做到只输出数据价值,不输出数据本身。
这次入选爱分析报告,不仅是机构对洞见科技的认可,也是对隐私计算前景的肯定。
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将有一半的大型企业机构使用隐私计算相关技术。隐私计算已然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