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台残余应力自动化检测设备亮相重庆

36氪重庆的朋友们·2021年04月08日 16:34
首台设备为500公斤级。

文/赵鹏

36氪重庆讯,4月7日,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的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全国首台残余应力全自动检测设备也正式亮相,该项技术实现了国际领跑,测试精度达到85%以上,与人工测试相比,效率提高75%。

图片来源:邹乐(摄)

在航空航天领域,对于关键零部件的要求除了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严苛的要求,那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尺寸稳定,不能出现变形。而零部件变形的根本原因就是残余应力,即消除外力或不均匀的温度场等作用后仍留在物体内自相平衡的内应力。“然而,残余应力的检测是现阶段中国工程技术领域里典型的‘测不准’难题之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长聘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学术带头人刘东说。

据介绍,在过去,预测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只能通过经验判断或人工检测,甚至于为了安全可靠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比如一个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但由于没有残余应力的数据,300小时就要返厂收回。”

更重要的是,残余应力全自动检测系统是共性的支撑技术,将对重庆航空航天产业链进行补充和完善。目前,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的首台设备为500公斤级,即最大只能支撑500公斤重的零部件,未来最大的设备将达到3吨级。

除此以外,残余应力全自动检测系统还可以应用在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该产品已向国内10余个一二线城市落地推广。

2021-04-0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