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女抗疫日志:一秒切换战斗状态

产业互联网·2021年02月10日 16:22
一秒进入战斗状态。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产业互联网”(ID:hulianwangjia001),作者:产哥,36氪经授权发布。

主笔:加加子

编辑:西瓜

宅女抗疫志愿者,进入战斗状态只需一秒。

主动放弃春节休假,为了抗疫日夜颠倒、蓬头垢面……被派去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抗疫志愿者的使命。

今天,“春节守护者”特别策划第三期,为你带来“宅女抗疫”的故事。

离春节假期还有半个月,黄进所在的研发团队就已排好值班表、计划在1月29日给客户的小程序封版。也提前做好了为客户维持小程序系统稳定、应对销售高峰的心理准备。

一切安排好之后,她开始期待起作息自由、宅家看剧的假期生活。

黄进是腾讯的一名研发人员,今年和很多人一样选择就地过年,而这也将成为她连续第二个不回家的春节。

如今,回想起上一个为了抗疫日夜颠倒、蓬头垢面的春节,她仿佛是做了一场疯狂的梦。

宅女抗疫

黄进清楚地记得这场经历的开端。

当她想去囤些口罩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那是2020年1月15日,她到了公司医务室门前,发现早已排起了长队。

口罩像是刚从工厂机器上直接撸下来一样,被粗糙地散装在一个个小食品袋里,一人只能买一袋。

第二天,她就听说公司附近的口罩已经全被抢光。感到诧异的同时有些隐忧,也正是那天,她决定不回武汉过年。

公司各业务迅速反应,配合着公司人力部门面向全员招募抗疫志愿者,黄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招募一波波地更新,但报名的人太多,她一直没有赶上。等待的过程中只能宅在家里,每天和电视剧、零食、综艺、手机相伴,消磨时光。

直到2月的某一天,她的手机震了一下,微信来了条新消息:报名成功。

她有点开心,然而当时的她不会想到,即将到来的挑战会如此巨大。

黄进被调去的是腾讯教育“停课不停学”项目组,支持“空中课堂”在线教育平台的紧急启动。这是个已经中止的孵化项目,从未面向市场检验,移动端也没有完全适配。

被临时组队的黄进等十几人,在不了解项目背景的情况下快速介入,让这个平台先跑起来。

按照常规流程,做一个产品要经过需求和技术的层层评审,但在疫情之下,操作时间需要加快、再加快。“有需求要抛来的时候大家就快速拉一个会,产品说几句话,然后我们就开始干活。”

面对新需求,她几乎两个小时内就要完成开发,接着马上去联调、核对、测试、上线,基本上每天都会发2-3个版本。那段时间,所有人都动作快、响应快,连说话语速都变快了。

“这种感觉很奇特,像打仗一样,就算做错了也没人会责怪,再做便是。”

为了让学生能在白天正常使用,项目组只能白天搞开发,晚上复盘、测试和上新。黄进的生活规律也不得不因此改变。凌晨两、三点睡,甚至工作到天亮,经常中午刚睡醒,线上会议邀请就来了,饭都来不及吃又要投入工作。

这种疯狂的节奏持续了十几天,她的状态糟糕透了。然而这个经历她至今都没向身在武汉的父母提起过。

“因为他们也从没跟我抱怨过,”她说,“每次他们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都会很轻松地说附近没有感染者。甚至开玩笑说,好无聊想出去打牌。我听了这些心理压力会小一些,但能够想象他们当时应该挺难的。”

去年7月,黄进终于回了家,一家人出门旅了游。谁也没再提起那个春节,但心里却清楚地知道,是彼此之间善意的隐瞒,帮助对方度过了最难的时刻。

全能研发人,哪有需要往哪搬

实际上,黄进所属的团队是腾讯智慧零售。只是疫情当前,分散在各个业务的研发人都被重新组合,派去最需要的地方。就像是一种使命。

那时除了公司层面的号召,研发团队自己也在主动配合。

智慧零售研发团队负责人钱波还记得,自己度假回来的飞机刚落地,就被拉进一个来不及设置名字的微信群聊。

“疫情需要,你快速盘一下智慧零售研发部有多少人可以支持公司层面需求。”

他摸了摸兜里的口罩,马上打车,直奔腾讯滨海大厦。回到办公室,立刻向部门员工收集技术专长、经验职级、能投入的时间等信息,当天就梳理出一份名单,提交了上去。

由于智慧零售研发团队一直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多地,早已习惯在线上打配合,这反而让他们能更熟练地应对疫情期间的工作需求。

看到大家心态平稳、忙中有序,钱波的心里还是打着鼓,他最担心的是黄进这几个家在武汉的同事。

他们中有的全家在武汉被隔离,有的家里做服装生意却被迫关门……而他们自己几乎都留守深圳,孤身一人宅在家中投入抗疫工作。

钱波很难想象,黄进这个90后女孩一个人憋在深圳的出租屋里,只要醒着,就是抱着电脑工作。明明自己的食物囤货越吃越少,没法补货,却还要担心身处疫情暴风眼的父母怎么买菜。

黄进已经做研发5年了,戴着眼镜,说话精简、沉稳,没有多余的情绪。即便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但去年春节仍成为她工作以来遇到过节奏最紧张、压力最大的“战役”。

不只是黄进,那段时间许多人都恨不得长出两个脑袋。因为智慧零售的业务也面临不少突发需求。

政府向公众发放口罩的申领小程序,常因抢得人太多导致系统崩溃;沃尔玛想在到家小程序紧急上架口罩,版本要更新;一些商家的蔬菜供不应求,需要控制成单;线下配送的运力不够,得及时调度;线下零售停摆,小程序新增的大量品类要审核;甚至有武汉当地的商超向智慧零售发来求助,希望能提供渠道资源,为疫情严重地区更快地捐赠物资……

正支持其他业务的人开始担忧,怕自己无法兼顾。钱波一直在宽慰他们还有足够人力可以应对。

他不想说“一切都会过去”这种无力的话,更想直接提供帮助。那段时间,无论是需要人的资源,还是缺药、缺口罩等物资,大家都会在群里及时沟通、一起想办法。

“见不到面,实际能做到的事就很少,”钱波说,“但我们想尽力创造一个环境,让大家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智慧零售加速跑

疫情下的2020年春节,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回忆。而疫情“爆炸”后的余波,还持续渗透在这个世界的边边角角。从一个人,到全社会;从一个员工,到全行业。

零售便是受疫情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

疫情之初,实体店冰冻的惨状令人刻骨铭心,商家纷纷赶往线上寻找出路。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微信里平时不怎么聊天的品牌导购突然活跃起来,拉群聊、拍产品照、发朋友圈宣传,不遗余力地调动着自己的私域流量资源,挽救线下业绩。

各种品牌的促销群、秒杀群、VIP群也在那个时候大量出现。一时间,很多人开始在微信群里买衣服、买菜、团购。

许多商家跑通了这条路。例如绫致、梦洁、太平鸟、步步高等,在此期间通过微信社群运营、直播等方式,线上业绩不降反升。去年2月,商家小程序日销售额比12月提升11倍。有26家小程序日均销售过百万,7家小程序商城月销破亿。

看到这些景象,钱波觉得很有触动。“我们2019年就在告诉商家,要开始把生意不断搬去线上,有的企业还将信将疑。疫情来了以后,商家都在问,我怎么搬?什么时候能搬?”

而当大量商家涌入微信,也激励着腾讯智慧零售的业务加快步伐,黄进明显感觉,疫情复工后工作节奏比过去紧凑了很多。

为了满足更多商家的需求,在2020年3月份,复工后的智慧零售研发团队第一件事,就是全员投入小程序商城标准版的开发。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从0到1地完成了从后端到前台的一整套系统。

这样的搭建,如果是正常速度需要2-3年。

“我们是个非常拼的团队,能有条不紊地运作,也有非常高效的协作,这是我们能这么快完成任务的原因。”黄进说。

这还不够。随着越来越多商家有了为私域顾客做直播的需求,4月份时,腾讯智慧零售开始尝试做直播工具。

从一个想法,到产品初形态面世,研发团队仅用了两天,之后便是快速地迭代更新。随着产品定位逐渐清晰,私域直播带货小程序“直享号”成形。

也正是在这期间,腾讯智慧零售研发团队跟随业务发展需求迅速壮大,从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一百多人。

有了去年春节的抗疫经验,也有了更多人一起并肩战斗,让今年春节的研发人变得更加从容。除了提前做好的春节值守安排,他们也随时“在线”,做好了一旦被召唤、一秒进入战斗状态的准备。

回忆起疫情期间加过的班、熬过的夜,疯狂的需求变更和赶工,黄进觉得有些恍惚。那时她忙得一条朋友圈都顾不上发,直到今年9月收到公司赠送的战疫纪念企鹅手办时,才忍不住在朋友圈感慨了一番。

“昼夜颠倒中,忘记了在深圳独自过年的孤独,2020是个镌刻了很多记忆点的年份。”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在这里,关心产业互联网的一切

下一篇

服务用户规模超过10万,交易规模约2亿元

2021-02-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