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独家|12年努力 首轮融资3000万 「川速微波」毫米波雷达准备起飞

左键·2020年12月09日 11:44
趁热打铁,抢占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市场。

从2008年至2020年,12年,国内知名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川速微波一直没有融资。近日,低调的川速微波有了动作。

36氪独家获悉,川速微波完成了由容亿投资和嘉兴市政府引导基金主导的首轮3000万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汽车毫米波雷达研发、加速量产落地等。走上融资通道的川速微波创始人王东峰博士透露,近期已启动A+轮融资,融资金额2000万。

为何川速微波要么不动,一动就是动作频频呢?它所重点布局的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市场将带来哪些市场机会?

川速微波成立于2008年8月1日,国内最早进行车载和交通用毫米波雷达研究的公司之一,研制生产了国内第一款交通领域的24GHz平板型窄波测速雷达,具有从产品设计、算法开发、产线量产到项目实施的全栈经验。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科研院所,技术人才来自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其中硕士以上技术人才占比80%。

“川速微波的业绩近几年十分稳定,每年保持在数千万元左右,主要来自智能交通与智能安防市场服务。2017年起,智能交通新增了监视、车路协同等应用需求,我们新开发布局了关键技术产品。”

王东峰介绍,将毫米波雷达技术应用到交通场景的监视雷达产品中,并开展24GHz、77GHz两个频段、多种技术方案并行的开发,降低了研发风险,优选最佳性能的产品推向市场。

目前,第一代产品已实现量产,预计未来几年内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本轮融资就是为了建设汽车毫米波雷达量产生产线、增强技术研发投入、生产备货等,最终实现业务主体的转型。

以下是36氪浙江与川速微波创始人王东峰博士的采访实录:

Q:川速微波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A: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微波雷达产品,销售自研的雷达产品获利。

Q:公司有哪些业务线,覆盖哪些领域?

A:主要覆盖交通、汽车、雷达三大领域。包括交通中的测速雷达、流量雷达、交通场景监视雷达;安防中的周界雷达,场景雷达;以及汽车市场的前向雷达和角雷达。

Q:川速微波产品主要增长极是哪一块?为何重点发展这一块?

A:“汽车毫米波雷达”为主,“智能交通雷达、安防雷达”为辅。在市场导向和政策驱动下,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国有十几个省市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6城已开放载人测试。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在新车型上更是加速普及和应用。

汽车毫米波雷达全球市场,目前主要由博世、大陆、电装、海拉等欧美日厂商垄断。相比于国外企业,77GHz毫米波雷达研制和生产的企业能力,在国内仍属于初级阶段,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做到77GHz毫米波雷达的自主研发,产业化进程亟待突破。

国内汽车产业链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ADAS系统加速普及,毫米波雷达市场需求很大,增长迅速。

汽车毫米波雷达项目实施将促进在雷达领域的技术积累、设备更新升级、人才培养,促进微波/毫米波技术在更加广泛的民用领域应用。加速毫米波雷达方面的产业化进度,从而也打破国外垄断,掌握智能驾驶核心传感器开发的主导权,这对于我国智能驾驶汽车行业发展有很积极的作用。

Q:目前自动驾驶概念盛行,特斯拉就曾以自动驾驶概念打开市场。但同时,也因为技术的不完善,出现不少安全事故,不少人对此产生担忧。川速微波的雷达产品,目前在测量精度上效果如何?能达到的安全级别?

A:自动驾驶是一个系统概念,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目前都还不成熟,处理算法、传感器技术、可靠性验证等方面都需要提升。川速的汽车雷达产品目前主要定位在L2级别,也就是主要面向高级辅助驾驶。比如FCW功能,产品已经完全满足了主机厂、Tier1的技术指标要求并实现了万级前装量产供货;面向AEB和ACC功能,主机厂和Tier1正在进行联合测试评估,测试内容包括法规项测试、2万公里高温高湿高寒测试。

Q:2021年,您觉得交通领域会呈现出怎样的竞争格局?

A:智能交通/智慧城市领域,传统的测速、车流量等市场停滞不前,而车路协同、智慧十字路口等应用方式正高速发展。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头部玩家将占据主要市场。

在雷达厂家中,川速交通雷达产品技术领先,产品布局也全面。作为最早做交通雷达的公司之一,在交通领域应用经验丰富,技术积累强。目前,川速已中标华为项目,并形成深度合作,是华为“交通智慧体”感知层微波雷达的主要供应商。

Q:您最终想将川速打造成怎样一家公司?目前到那一阶段了?

A:我们的愿景是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微波雷达高技术上市公司,用微波探测的专长服务多个应用领域。

公司在国内产品和市场领先多年,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已经有了一定的海外业务。目前,公司传统业务稳步发展,新业务已经起飞,业务布局合理,战略清晰,实现了从自有资金发展到资本驱动的转变,可以说是上了轨道,对准了愿景目标,正加速前进。

Q:从行业来看,您觉得未来3-5年必须要做的事是什么?

A:未来3-5年,是国内车企ADAS落地和汽车毫米波雷达发展的关键时间。首先,我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将川速汽车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成熟度达到国际同行水平。第二,我们要协助国内tier 1厂商,将国产ADAS系统达到普及装车,打破国外系统的垄断。另外,我们还要带动国内自主毫米波芯片厂家共同发展,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完全的国产化。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