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编辑精选丨一周重磅商业报道盘点 Vol.140
有数据,有观点,有真相,带你回顾过去一周商业大事件。
法拉第未来:从PPT造车到“车架量产”?
3月30日,法拉第未来官宣FF91 Futurist投入量产,首批产品预计4月底交付到用户手中。但此次发布会现场FF并没有拿出实车,只有一台车架,且没有任何展示生产线的视频或图片资料,FF91到底能不能量产,一时间网友众说纷纭。此外,新能源市场早已变天,就算能够量产,FF91还有竞争力吗?
阿里重磅架构改革,蒋凡重回阿里核心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这次重磅改革被认为是“公司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前国际零售主管蒋凡将领导数字业务部门,重回阿里核心。
协鑫能科公告,控股子公司鑫煜科技将出资3亿元对星临科技增资,增资后将持有星临科技10%股权。协鑫能科介绍,星临科技已在安徽签约建设百亿规模的液冷超级智算中⼼,为国产大模型的研发训练、各行业领域的“AI+”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算⼒服务。星临科技原股东承诺,自协议签订日至2026年12月31日,星临科技累计净利润总和不低于10.5亿元。(证券时报)
随着2022年年报陆续披露,上市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具体来看,国有六大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金额较高,均超过百亿元,多家股份制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占比有所提升,部分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增幅同比增长超过20%。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数量也不断增加。其中,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达3.6万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超过万人。(中证网)
随着蚂蚁基金2022年营收数据的披露,基金销售“三巨头”最新生存状态浮出水面。整体来看,2022年,由于资本市场震荡下行,代理基金销售规模下降,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两家基金代销机构的营收均出现下降,招商银行代理基金的收入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继2021年净利润突破5亿元之后,2022年,蚂蚁基金净利润虽仍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已大幅放缓。招商银行代理基金收入则迎来近十年最大降幅。(中证网)
据南方日报,近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供应及供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和《广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计收规则》。《意见》明确,鼓励建设产业保障房,只租不售的标准厂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产业保障房”,引导中小微企业入驻,实行以房精准招商,解决中小微企业存在着企业发展不稳定、资金不足、发展空间需求有限等实际问题。(证券时报)